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雪中第六感

  • 點閱:21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暢銷20年,北歐犯罪小說的經典  售出35國版權,全球銷量超過五百萬冊  滿足推理懸疑的美感,讓犯罪小說榮登藝術殿堂的傑作
  她聽見冰的聲音,雪的心跳  她踩著冰雪的死亡陷阱,縱身往前一躍……
  事發在哥本哈根的雪地上,與史蜜拉同樣來自格陵蘭的小男孩以賽亞從樓頂墜樓死亡。男孩屍骨未寒,警方即刻宣布該起事件為意外,但史蜜拉知道以賽亞絕非從樓頂失足摔死。她開始追蹤一系列如雪地足跡清晰可見的線索。這場痛苦旅程不僅要揭發事實真相,還充滿了暴力與謊言,史蜜拉確信自己揭露的罪行足以粉碎一切。她必須回到出身的冰雪世界,而那衝擊的秘密就藏在冰層下。
  這部叱吒國際文壇的犯罪小說令人無法抗拒,女主角尤其了不起--這位行事粗野、特立獨行,卻又擁有溫柔脆弱特質的史蜜拉。她是犯罪小說女主角最傑出的典範,你會深深為她著迷。
本書特色
  ◎一樁看似平凡的意外,隱藏了歐洲科學家聯手掩埋的大陰謀:故事結構宛若一座冰山,男孩死亡只是露出海平面的角。
  ◎女主角史蜜拉勇敢、強悍、性急、行事粗野,卻又溫柔、敏感、脆弱。身手矯捷、具有科學家的頭腦、鋼鐵般的意志、哲學家的思考。她是聖女貞德、復仇天使。她為犯罪小說女主角創立最傑出的典範,你會深深為她著迷。
  ◎犯罪小說與純文學的瘋狂結合體:具有文學藝術的驚悚小說,滿足推理懸疑的美感,讓犯罪小說榮登藝術殿堂的傑作。
  ◎史蜜拉有超乎常人的冰雪辨識能力,整個人像科學雷達一樣,能在茫茫冰雪中判別正確方位。能讀到冰與雪之美,與史蜜拉一同探索雪的細膩感受。
  ◎全書由史蜜拉的視角主述,描述她獨立調查的過程與想法,並描述她的童年--一個在格陵蘭出生,成長環境受丹麥人壓迫的因努特與丹麥混血兒--在她身上根深柢固卻又異化疏離的少數民族文化。
  ◎在茫茫白雪中能看見史蜜拉絕不妥協的毅力,以及女人不可思議的力量。
國外銷售概況
  ◎ 版權售出35國,全球銷量超過五百萬冊。德國賣出一百五十萬冊,美國賣出一百萬冊。
  ◎ 改編電影《雪地疑雲之石破天驚》(1997),漢斯.季默配樂,導演曾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提名。
作者簡介
彼得.霍格(Peter Hoeg)
  1957年出生於哥本哈根,大學修讀文學,在投入寫作之前曾經是舞蹈家、演員、劍術家、水手、登山家。1988年出版第一部小說一鳴驚人,被譽為「他那一代最重要的丹麥作家」。隨後出版的犯罪小說《雪中第六感》長踞世界各國暢銷書榜,為他在世界文壇取得一席之地。另著有《情困伊甸園》、《危險的靜默》等書。
譯者簡介
柯乃瑜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碩士,自由口筆譯者。天性愛流浪,嗜好嗑文字,永遠長不大。譯作:《向生命說Yes!》(第三部)、《異教徒的女兒》、《愛無忌憚》、《標本師的魔幻劇本》、《死前的最後一堂課》等。部落格:goingsoho.wordpress.com/
陳錦慧
  加拿大SFU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現為自由譯者。近期譯作:《蘿莉塔》、《焦土試煉》、《悍衛雅各》等。

導讀
理智之冬--談彼得.霍格的《雪中第六感》 既晴
Ⅰ  北歐推理,包括丹麥、芬蘭、冰島、挪威與瑞典五國,由於皆位於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周邊,又可稱斯堪的那維亞推理。北歐五國的經緯、氣候相近,歷史、語言、文化、社會有共同源流,因此在推理小說的發展上亦是互競互學、共興共榮,承襲了淵源悠久、影響深遠的英語、法語兩大主要文脈的創作精華,進一步加以鍛造、進化,以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之姿回身英譯,席捲歐美書市,橫掃全球,超越德系、日系推理,應可視為當今世界推理文學的第三大勢力。
  其中最早嶄露頭角的應是瑞典的派.法勒(Per Wahloo)與麥.荷瓦兒(Maj Sjowall)夫婦所撰寫的十部警探馬丁.貝克探案。這個系列屬於警察程序推理(police procedural)類型,但書寫角度則帶有強烈的社會主義及批判色彩,大受英語系讀者喜愛,其中第四作《大笑的警察》(Den skrattande polisen, 1968)更獲得美國愛倫坡獎,首開非英語系作品得獎先河,這項功績,也確立了北歐推理日後的創作策略——以警察程序為文本,英語翻譯為手段,格局必須超越英美既有範疇的思維。
  近十餘年來,北歐五國的推理創作人才輩出,厚植實力,在英美推理創作陷入窠臼、銳氣不再之際,給了北歐推理絕佳的搶攻契機,為全球讀者帶來充滿震撼力的嶄新視野。
  瑞典首先有賀寧.曼凱爾(Henning Mankell)的警探庫特.韋蘭德(Kurt Wallander)系列,第五作《死亡錯步》(Villospar, 1995)勇奪英國金匕首獎;再來,則是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的「千禧年三部曲」(Millennium Trilogy)掀起全球閱讀狂潮,當是瑞典推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極峰鉅著;女作家方面,也有卡米拉.拉克伯格(Camilla Lackberg)的帕特里克∕埃麗卡(Patrik Hedstrom and Erica Falck)探案。
  再看挪威,則有一統北歐犯罪小說江山、創造警探哈利.霍勒(Harry Hole)系列的尤.奈斯博(Jo Nesbo)、歷史冒險推理巨匠湯姆.艾格蘭(Tom Egeland),以及兩位犯罪小說天后卡琳.佛森(Karin Fossum)與安妮.霍特(Anne Holt)。
  芬蘭有蕾娜.萊道拉寧(Leena Lehtolainen)警探瑪麗亞.卡里歐(Maria Kallio)探案,冰島也有阿諾德.英卓達森(Arnaldur Indriason)、伊莎.西格朵蒂(Yrsa Sigurardottir)站上世界舞台。
  至於丹麥推理,萌芽時間極早,甚至還先於美國詩人艾德格.愛倫.坡的〈莫爾格街兇殺案〉(The Murders of the Rue Morgue, 1841)。丹麥詩人史汀.史汀森.布里加(Steen   Steensen Blicher)的〈瓦爾比區牧師〉(Prasten i Vejlbye, 1829)是一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短篇小說,描述一名牧師被指控殺人,遭處死刑,多年後,負責調查的法官才得知當時證詞都是偽造的,但為時已晚。這篇小說雖沒有〈莫爾格街兇殺案〉的解謎技法,並未對後來的推理創作產生直接影響,卻是丹麥推理的前驅。
  其後,律師作家帕雷.羅森克蘭茲(Palle Rosenkrantz)發表了長篇小說《維斯特馬林區謀殺案》(Mordet i Vestermarie, 1902),同樣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描述一名磨坊主人在旅途中被殺,疑似遭人奪財害命,後來逮捕到一名嫌犯,在嚴刑拷問後招認,處以死刑,但最終才發現是冤罪,與〈瓦爾比區牧師〉承先啟後。次作《藏於林中之湖》(Hvad skovsoen gemte, 1903)描述哥本哈根的年輕警探調查湖中死嬰案之過程,屬於解謎推理。羅森克蘭茲以這兩部作品,奠定了丹麥推理創作典範,因而被尊為「丹麥推理之父」。後並舉辦以他為名的帕雷.羅森克蘭茲獎(Palle Rosenkrantz Prisen),是現今丹麥最重要的推理小說獎。
  當代躍上國際舞台的丹麥推理作家亦為數不少,如安納斯.波戴爾森(Anders Bodelsen)、列夫.戴維森(Leif Davidsen)、猶希.阿德勒—歐爾森(Jussi Adler-Olsen)等人。其中最負盛名者,則是以本書《雪中第六感》(Froken Smillas fornemmelse for sne, 1992)轟動文壇的彼得.霍格(Peter Hoeg)。

  彼得.霍格,一九五七年生於哥本哈根,父為律師,母為語文學者。霍格於哥本哈根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後,曾從事過各式各樣的工作,如水手、芭蕾舞者、戲劇老師、演員、擊劍士、登山家,並且經常旅行,尤其多次前往非洲,一九八八年決定專職寫作,而這些豐富的閱歷,則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重要養分。
  霍格的第一本書是《丹麥夢史》(Forestilling om det tyvende arrhundrede, 1988),是他對數百年來的丹麥歷史所做的社會觀察想像,具有強烈的魔幻寫實風格;接著是短篇小說集《夜中故事集》(Fortallinger om natten, 1990),霍格將他對數學、舞蹈、法律、醫學、音樂及天文學等知識應用在故事中。然後,霍格把目光轉向推理小說,將前兩作的主題加以擴張、延伸,完成了這部《雪中第六感》。
  《雪中第六感》一推出佳評如潮,立刻獲得當年帕雷.羅森克蘭茲推理獎,次年再拿下玻璃鑰匙獎。玻璃鑰匙獎之名,來自冷硬派大師達許.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的作品《玻璃鑰匙》(The Glass Key, 1931),是北歐推理的兵家必爭之地,得獎作品不但等於獲得整個斯堪的那維亞區的肯定,更是英語系推理世界認識北歐推理的關鍵窗口,大部分的得獎作品都在幾年內出版英譯本,進軍全球。果然,數年後英譯本Smilla's Sense of Snow問世,亦不負眾望,獲得歐美讀者高度認同,不但久踞暢銷書排行榜,也成為推理評論家推薦非英語系經典傑作書單的必選之作。
  本作能夠如此成功,究其主因,必然是故事中形象獨一無二、前所未見的女偵探史蜜拉.賈斯伯森。史蜜拉只是一個偶然遭遇案件的市民,並非專職辦案的警務人員。如前所述,北歐推理為了複製派.法勒與麥.荷瓦兒夫婦的成功經驗,多採用警察程序的模式,並加入更深沉的社會針貶,更險惡的心理剖析,更複雜的人性糾葛,以及北歐推理獨有的「極地屬性」——人無法戰勝自然,只能設法與自然共存,打造出北歐推理的正字標記;本書確實也有上述多項特徵,但是霍格並未使用警察程序,甚至反其道而行,讓警察成為阻止破案的障礙,這不僅能突顯出史蜜拉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更讓霍格設計出獨樹一幟的真相追查過程。
  推理小說的歷史裡,不乏女性偵探的身影。瑪麗.蘭哈特(Mary Rinehart)與曼儂.愛波哈特(Mignon G. Eberhart)的「早知如此」派(Had-I-But-Known)裡就有單身赴險的勇敢女性;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筆下的珍.瑪波小姐(Miss Jane Marple)或葛蘭蒂絲.米契爾(Glays Mitchell)筆下的布蘭德里夫人(Mrs. Bradley),則是破解懸案的睿智長者,屬本格派;要堅強獨立的英雌,也能在冷硬派找到蘇.葛拉芙頓(Sue Grafton)筆下的金絲.梅芳(Kinsey Millhone)與莎拉.派瑞斯基(Sara Paretsky)筆下的維艾.華沙斯基(V. I. Warshawski)。
  然而,史蜜拉卻是上述所有女探的綜合。她勇氣過人,未曾屈服於任何危機;她聰明絕頂,能看穿科學論文、檢驗報告的背後意義;再者,由於她的丹麥人—格陵蘭人混血身分(這種與生俱來的內在衝突,在馳星周的作品中也經常可見),使她無法融入丹麥社會,以冷漠、疏離來與人保持距離,護衛自我。她既多愁易感,又能冷靜論理。史蜜拉這個角色,稱得上是推理小說裡演化到最頂端的「全人女探」了。
  此外,本書的故事布局亦是一絕。從〈城市〉哥本哈根市內穿街入巷的抽絲剝繭,到〈大海〉克羅諾司號船上封閉空間的爾虞我詐,再到〈冰洋〉北極冰洋「最後祕境」(限於謎底,請恕我無法透露)深涉死地的危機四伏,場面變化遼闊、豐富,充滿層次感,卻又與伏線、謎團環環相扣,前後呼應,無怪乎一九九七年由美國福斯公司出資、丹麥導演比雷.奧古斯特(Bille August)所拍攝的電影版,影評毀譽參半,但天地冰封、萬物寂寥的壯奇絕峻實景,則令人一致嘆為觀止。
  《雪中第六感》的成功,使霍格的兩部舊作、新作《界線》(Masske egnede, 1993)、《情困伊甸園》(Kvinden og aben, 1996)皆陸續英譯。其後霍格停筆十年,近年才又復出,新作《危險的靜默》(Stille pige, 2006)及《牧象者之子》(Elefantpassernes born, 2010)都在發表不久立即英譯,顯示歐美讀者對他的高度期待。
  既晴為推理與恐怖小說作家暨評論家,著有《請把門鎖好》、《感應》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