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古今中外不論王族顯貴、騷人墨客乃至黎民百姓,皆為種種事理人情愁更愁。憂鬱也伴隨著那彎月亮,始終縈繞在古人與今日的我們身邊。請跟著精神科醫師廖泊喬一起解讀憂鬱、療癒自我!結合「古典韻文」與「精神醫學」,廖泊喬從文學史料中的隻言片語,觀察諸多古人在愁、悶、煩、苦、沉鬱等情緒低落時的不同樣態,同時透過現代精神醫學的觀點,來分析他們處於憂鬱的何種狀態、憂鬱形成的可能原因。《古人解憂療鬱帖》自別愁起,介紹何為憂鬱情緒;並隨著病程進入解憂階段,說明當憂鬱情緒爆發時,不同性別、年齡與生活習慣可能產生的身心變化;最終透過療鬱,告訴讀者當自己或身邊的人陷入憂鬱情緒時,該如何療癒憂鬱與創傷。為古人解憂之餘,亦跟隨社會脈動,討論今人焦慮與壓力對於身心的影響、經前不適與產程憂鬱、自傷與自殺等主題。允為一副橫貫古今、融合文學典雅和科學務實的解憂療鬱帖!
廖泊喬1988年生,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於精神醫學與文學之中繼續學習。作品曾獲得蘭陽文學獎、臺南文學獎、磺溪文學獎。著有《文豪酒癮診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