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日本「帝展」‧台灣油畫第一人 陳澄波(1895~1947年)的童年孤苦,不過卻生性樂觀。他活潑好動又調皮,總喜歡在學校、家裡四處塗鴉,對畫畫的喜愛已悄悄萌芽。19歲考上令人稱羨的國語學校師範科,開擴了人生視野,並接觸到當時堪稱「台灣畫界導師」的石川欽一郎。回到故鄉嘉義服務後,心中不斷湧現想成為一位藝術家的念頭,在妻子張捷的全力支持下,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走上艱辛的美術之路。皇天不負苦心人,他成為首位入選日本最具權威「帝展」的油畫家,也從此開啟台灣畫家以鄉土特色為題材,受到日本畫界賞識的風氣。意氣風發的他,在上海身兼三所美術學校的教職,創作達到顛峰,屢履獲選重要美展;無奈「一二八事件」發生,戰火打亂了這一切。收拾行囊回到台灣,他念念不忘要振興台灣美術,積極的籌組畫會、辦畫展,並為推廣美術教育挺身參政。 但造化弄人啊!「二二八事件」爆發,身為嘉義市參議員的陳澄波擔任和平使者前往談判,竟然一去不回。「帝展」將陳澄波推上榮耀的殿堂,「二二八」埋葬他的軀體、阻斷他的夢想,但是他在歷史舞台上的熱情演出,已經為台灣美術界開啟了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