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數學的語言

  • 點閱:21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一致推薦!全球銷量逾百萬冊!
  2004國際畢達哥拉斯獎、2007卡爾.沙根科普獎得主最新力作,台師大數學系洪萬生教授領軍翻譯。
  數學,是一切科學學習的基礎。
  唯有數學,才能顯現萬物背後隱藏的真理。
  一切都不只是數目而已。瞭解數學,從這裡開始。
  在古埃及和巴比倫時期,數學只是有關數目的學問。古希臘的數學家關心起幾何學,數學開始和形狀有關。十七世紀中葉,牛頓和萊布尼茲分別發明微積分,數學變成了研究數目、形狀、運動、變化及空間的一門學問。時至今日,它已是一個包含六、七十個不同範疇的龐大知識體系。
  講起數學,絕大多數人腦中浮現的,不是艱澀難懂的公式,就是死記硬背的痛苦體驗。數學其實是一種模式的科學,是我們看待世界,包括外在的物理、生物與社會世界,以及內在心靈世界的一種方式。傑出的英國數學家哈代(G. H. Hardy)說:「數學家的模式,就好比畫家或詩人的模式一樣,必須是美的;其理念就像色彩或文字一樣,必須按和諧的方式安排在一起。」
  所以,數學是美的,而那種美隱藏在數目、點、線與面、幾何圖形、函數等符號中。是什麼東西讓一架巨型噴射機能浮在空氣中?是什麼原因促使飛行器以外的物體墜地?數學讓那些看不見的變得可見,數學要用證明的確定性,勾勒出真理的恆久。
  從古典數學(代數)到現代語言分析,從幾何學、微積分到拓樸學、統計學及物理學,本書將揭示我們如何用數學去看見那些不可見的結構,去理解生活周遭的諸多現象。你可能會發現你所遭遇到的視界既怪異又陌生,就像那些遙遠的土地一樣。但那並不是一個遙遠的地方,那是我們居住的宇宙。
  伽利略曾說:「自然這部大書只能被那些通曉其中所寫語言的人閱讀。這個語言正是數學。」就讓本書作者德福林,這位精通數學語言的導師,帶領各位從頭、重新認識這門瑰美的學問。
本書特色
  敘述俐落簡潔、不拖泥帶水,清晰道出數學的面貌。  涵蓋諸多數學重要領域及概念,能同時滿足高中生、大學生與社會人士的需求。  講述數學理論之美,是學生必備的經典案頭書籍!
  不只可以認識到一般數學書籍都有提及的代數、微積分、幾何學、拓樸學,還能看到數學在統計學、物理學及語言學上的應用,更能對數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歷史瞭然於胸。
  道出數學的本質,讀者對其能有最深刻的認識,日後學習各項定理及觀念,可以更容易上手,不易再為數目等符號所累,而喪失了體會數目、形狀、運動、變化、空間之美的機會。
  The Economist、Scientific American、Wired、Publishers Weekly一致鄭重推薦!  作者為史丹佛大學資深教授,曾獲2004國際畢達哥拉斯獎、2007卡爾.沙根科普獎。
  由台師大數學系洪萬生教授領軍翻譯。
  藉由觀看數學如何協助邏輯學、語言學、統計學、物理學等學科建立理論,讀者可以獲得學習科學各學門的重要基礎,在理科領域無往不利。
作者簡介
Keith Devlin齊斯.德福林
  2004國際畢達哥拉斯獎(International Pythagoras Prize)、2007卡爾.沙根科普獎(Carl Sagan Prize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得主,史丹佛大學人文科學與先端科技研究中心(H-STAR)共同創辦人及資深研究員,同時也是該校Media X研究計畫的創立人之一。人稱「Math Guy」的德福林教授研究領域廣泛,包括數學認知、推理模式與訊息理論等,並鑽研以不同媒介傳授數學予多元大眾,致力推廣「軟數學」的觀念。已出版著作近三十本,發表論文逾八十篇。目前居於加州帕洛阿爾托(Palo Alto)市。
譯者簡介
洪萬生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UNY)博士,主修數學史、科學史,輔修數學哲學、科學哲學。曾任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講授數學(社會)史、數學哲學與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之關連)專題,並主持「台灣數學博物館」(museum.math.ntnu.edu.tw)網站,透過網路結合科普同好,分享國內外數學普及活動的學術與教育資源,對於推廣數學普及讀物的書寫、出版及閱讀不遺餘力。
洪贊天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英文系畢。
蘇意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博士,現任教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自從大學時代接觸數學史之後,便深深為數學的文化面向所吸引,在洪萬生教授及林福來教授的指導下,完成國內第一本討論數學史與數學教育之關連的博士論文。推廣數學普及著作的閱讀。與大朋友、小朋友分享更多元的數學觀,是過去、現在及未來一直努力的方向。
英家銘
  一九七四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博士,師承洪萬生教授,專攻東亞數學史,並關注數學史融入數學教育的議題。曾任國中教師與大學助教,現任中原大學應用數學系講師。他對歷史、哲學、語言等有廣泛的興趣,並將這些內容融入中學的演講,以及大學通識課程「數學與文化」的教材中。他也熱愛棒球與科幻,是兄弟象迷與 Star Trek 影迷。

前言序曲 何謂數學?第一章 數目為何靠得住?第二章 心智的模式第三章 動靜有數第四章 當數學成型第五章 數學揭開美之本質第六章 當數學到位第七章 數學家如何決疑第八章 數學揭開宇宙的深層模式後記索引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