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臺大最受歡迎的哲學公開課》 人活著,不就是為了探討這些與真善美相關的問題嗎? ★臺大與史丹佛大學聯手推出,首批最受歡迎的大型公開課! 數十萬人蜂擁聆聽,隔年熱門重播! 跟著苑舉正進入崇尚邏輯思辨的雅典公民社會, 看古典哲人如何透過對話,追求生命的真理, 為飽受壓力的現代人內在深邃的人性本質問題,提出解答! 哲學思考是回答所有分辨真假問題的根本。 上了這堂課,你不僅能縱橫於哲學歷史的視野,徜徉於先賢先聖之思維, 更將享受面對真實的自己與世界的快樂! 我經常在上課時問我的學生:「你可不可以接受 99% 的愛情,容忍那 1% 的偷情?」答案永遠是否定的。無論男女同學都認為,100% 的愛情很重要! 有一次,我追問一個表情遲疑的學生問:「為什麼?」他說:「我就是要真實的愛情!」我接著問:什麼是真實?眼前的真實,過去或許是假的;未來可能變成假的;現在你也不見得有充足的理由確定,「這就是真實的」。他狀似無奈地說:「我還是要真實!」 這段實際發生在我課堂中的對話,卻指出西洋哲學最關鍵的問題: 何為真實? 我們要依靠什麼知識辨別真假? 為什麼,連什麼是真實都還沒搞清楚,我們卻肯定真實一定存在? 為什麼,說真話的人受到我們在道德上的讚美? 為什麼我們認為,真實就是美麗的具體呈現,而矯揉造作的虛偽只會令人厭惡? 這一連串的為什麼,牽涉西洋哲學中與真善美相關的問題,需要我們費心思考。 我發現,哲學的功用,就是回答這些問題。你我不一定有答案,或許這些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在哲學家幾千年的努力下,這些問題不再困擾我們,反而成為思考的工具,深化我們的生命。─苑舉正 人天生是哲學動物,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哲學家。 ˙哲學代表最深層的反思,而反思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權利與義務;不這麼做,辜負「做為人」這件事情,也算是「瞎活了」。 ˙拒絕表達自我思想的人,不但失去與人溝通的機會,也失去透過溝通糾正自己思想錯誤的可能性。 ˙缺乏批判思考的人,會在欣賞「有道理」之餘,相信那就是「真理」;哲學家受吸引之餘,卻思索如何突破自滿,避免思想僵化,讓真理自我彰顯。 ˙對於一般人而言,言談中沒有根據的虛假內容,在談笑風生中是可以容忍的;而哲學思考中,只有通得過內心抗拒虛假的本能,才是值得保存在腦海中的內容。 ˙鄉愿、擔心得罪人是一般人的想法,不是哲學家的選擇。哲學人需要膽識,盡一切力量追求真理,不怕與人不同。
作者介紹 苑舉正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擔任「國際邏輯、方法論及科學哲學協會臺灣分會」(LMPS TW)主席、臺灣哲學學會理事(曾任副會長)、曾任臺灣「科技與社會學會」(STS)常務理事。為考試院文官學院「經典研析」課程的講師,負責公務員哲學素養的訓練。 於臺大創新教學教育平臺 Coursera 開設的公開課「活用希臘哲學」,全球數十萬華人蜂擁選修,並經常受邀至各大學、學生社團與社會團體舉辦講座,也充分利用網路與電視媒體,如「TED × Taipei」、財經電視頻道,發表理念,希望透過各種普及哲學的方式,讓大眾發現哲學的重要性,體認哲學思想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