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是傳統表演藝術的一圈小金環,曾幾何時,卻也成了當代台灣精緻文化的一件絢麗彩衣。台灣的相聲,從軍中康樂隊,到露天茶棚、到廣播、到電視、到錄音帶……到消失……忽地搖身一變!劇場的燈光為相聲聚焦,馮翊綱、宋少卿的【相聲瓦舍】,為藝術的傳承找到了最佳的立足點:創作。 【相聲瓦舍】不死扛規範,不拘泥過去,也不解構傳統,在閱讀、旅行、思考所集結幻化出的研究、創作及劇場展演中,呈現出一種懷抱老文化,卻同時屬於新世紀的文人觀點。於是《這一本,瓦舍說相聲》。 紛紛擾擾的世紀之交,年輕的定義被忘記,【相聲瓦舍】在許多人不經意間,已卓然成家;同理,在【相聲瓦舍】憚精竭慮、搖旗吶喊的當口,大千世界又已無常一轉。 正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期待[瓦舍]——吳兆南在一個混亂年代中,出現了一個傳承——賴聲川雖沒天理,卻有道理——辜懷群第一部分 研究論述相聲劇:台灣劇場的新品種相聲表演體系第二部分相聲創作全能藝術家自助旅行誰唬嚨我?第三部分相聲劇相聲說垮鬼子們狀元模擬考大唐馬屁精[相聲瓦舍]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