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痛、甜與冷、光與黑暗 閃爍交織 打開知名不具的邀約,敬請進入蘋芬的詩之靜室 《昨夜涉水》曾入選楊牧詩獎與周夢蝶詩獎決審。集結三年來精選的四十首詩作,詩集以時間與物質為題,指出一種往昔的、已過去的銘刻。 夜的記憶浸染著昨日的情境,以「涉」的方式試圖抵達、碰觸,進而重新廓清詩的疆域。「涉」是交涉,與蒼莽世間與紛雜人群交涉,「涉」也是涉險,未知在不遠的前方,溺於其中同時,觀看著那不斷掙扎的自己。「涉」是牽涉,我們無不牽涉著他物、他人而傍於某個自身闢出的角落。然而,「涉」也是徒步渡水,撩起衣襬,肉身實踐。水不歇的流動與向下滲透,它有其命定卻也開展出自由的新局,它充盈著孕生與湮滅的每一個瞬間。 輯一以「鏡子」為主標,也是詩人迷戀的意象之一。人世間種種關係如同兩面相對而立的鏡子,在彼此身上無盡的投映出鏡像;輯二「致不具名者」,以詩創造對話、溝通,拓寬思考的餘地;輯三「木質與雲堆」記錄著置身異地的陌生化經驗,從高度發展的都市到靜僻的村鎮,共同架構出旅人之體所感應的他界視野,延續與深化。此部分的詩作寫於詩人為期一個月的日本旅途,以日常身體感的變化為問題核心,探索人在移動與停留兩種狀態間,如何實踐「平常」生活與「美學」經驗,勾勒出「旅行」背後的遷移、安頓命題。 李蘋芬曾表示文學對她來說,是生命中唯一讓其有活力的事情。她表示,寫詩的過程就是不斷「問問題」,但「詩」卻無法立即提供答案。而讀詩也像是在尋找解答,詩人告訴我們,解答除了在詩中,其實也就是『好好生活』。」如詩人栩栩讚曰:「藉著詩,蘋芬翻開身體與日常風景的內面,從細微夾縫處一再遞來無數物象與抒情,向我們報信。」 好評推薦 王姿雯、林達陽、馬翊航、吳緯婷、栩栩、楊佳嫻 詩心滿溢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曾琮琇 專序導讀 王姿雯:「在愛與痛的不斷陷落中,讓沙漏靜置,讓落下的意識漸成珍珠,那輕盈珠玉般的痛感,將碰觸所有進入這一靜室的讀者。」 曾琮琇:「陳義芝形容蘋芬詩有聰敏的純真,唐捐指她化日常為神話;《昨夜涉水》保有這些美好的質素……我感覺像蘋芬這樣,有強烈身體意識的詩人,『涉水』象徵著詩人以最原始的身體動作觸探『語言最遠可以走到哪裡』的決心。」
李蘋芬 一九九一年晚春生,著有詩集《初醒如飛行》。曾獲臺北文學獎、文化部青年創作獎勵、詩的蓓蕾獎,入選《臺灣詩選》、《九歌109年散文選》,現為政大中文所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