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次世代數位公民素養 : 不被AI取代的資訊判讀力

  • 點閱:1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次世代數位公民素養:不被AI取代的資訊判讀力》台灣第一本從議題談素養的教育指南!「批判性思考」讓你無法被AI取代。 你是一位學校老師嗎?看著現在從小學到國高中的學生們,滑手機可能比看的書還多,是否會擔心該怎麼引導學生?是否曾經想設計媒體識讀相關的課程,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你是一位有著青少年孩子的家長嗎?是否知道孩子每天花多少時間滑手機?是否知道孩子每天滑手機都在做什麼?會不會擔心孩子受到網路詐騙、社群成癮、網路隱私等危害? 你是一位國高中或大學生嗎?面對新時代的資訊浪潮,網路社群上每天各種文字、圖片、影音排山倒海而來,你真的都能夠分辨真假與問題嗎?AI 時代的到來,你是否曾經擔心自己不知道怎麼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事實上,以上這些是現今這個網路社群時代下的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難題。 教育部 2023 年公布「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點出當前媒體素養教育的三大課題就是:學習辨識假訊息、正確使用短影音、強化網路個資安全。不只是台灣,這其實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共同挑戰。而當 AI 帶來新科技與新技術的飛躍性突破,伴隨而來的威脅是各種資訊更快速生成、更快速傳播、更難以防範。這項威脅,沒有人能夠倖免。我們該怎麼辦?真正的關鍵能力是「次世代數位公民素養」,真正的解方在於「教育」。 然而,過往的學校教育幾乎沒有全面性課程培養這樣的素養能力。即使教育部頒布了白皮書,絕大多數老師也仍然不知道如何設計相關課程,社會上絕大多數的公民也不會自動學會這些能力。但是,這些教育困境,如今有了改變的契機:那就是放伴的「議題融入教學」教育新模式。 《次世代數位公民素養:不被 AI 取代的資訊判讀》這本書彙整國內外各種最新研究,提出「數位公民素養議題地圖」系統化分析包含虛假訊息、資訊判讀、社群成癮與焦慮等知識架構;更基於台灣放伴教育協會近年來在全台各地超過百所學校的第一線經驗,公開分享教案設計的心法與步驟。 這是台灣第一本從議題談素養的教育指南,切合當代最重要的數位公民素養,融合議題專業與教育經驗,是老師好教、家長好用、學生好學的教學利器。 如果你是老師或家長,你可以直接應用教案、甚至依照你的需要設計課程,引導學生學習最新的數位公民素養能力。 不論你是學生或任何關心當前媒體與數位問題的人,你可以透過本書了解這個議題最新的完整知識架構,培養自己的素養能力。 AI 可能可以在很多地方幫助我們,但「批判性思考」是 AI 無法取代人類的最重要能力,這正是新時代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重要影響力:與全台共273所學校合作,近10%的國中是放伴的合作學校。放伴累計舉辦超過 600 場講座及研習,超過 15,000 人次老師及學生參與。發展4套公民議題教育課程,影響超過萬名全台老師與學生。親子天下「2021 教育創新 100」、遠見天下「未來教育 100」、關鍵評論網「2022未來大人物」等等重要教育獎項獲獎團隊。  本書特色:(一)最新最全面的專業知識:彙整國內外最新研究的「數位公民素養議題地圖」,讓你完整掌握知識架構。(二)最快學會的資訊判讀術:從媒體識讀、資訊判讀,到批判性思考,擺脫現今資訊操弄與不思考世代的困境。(三)最容易上手的議題教案:不論是教師、父母、甚至是學生自學,都能立刻輕鬆學習的 7 堂教案。(四)來自第一線的教學心法:基於全台灣與放伴合作的百所學校實際經驗,濃縮成 3 大教師角色、5 大設計課程步驟。(五)台灣首創議題教育指南:放伴開啟議題融入教學的新模式,第一本從議題談素養的教育專書,培養新世代不被 AI 取代的數位公民人才。

放伴(pàng-phuānn)取自台語,農忙時節互相協作。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由一群教師與議題工作者發起,致力於成為各種公民議題與教育現場的橋樑,打造「議題教育的新模式」,發展議題課程、提供教育資源,陪伴師生發展社會行動力,正是呼應「放伴」的意義。從 2020 年成立至今,放伴已發展「數位公民素養」、「跨國移動」、「情緒與壓力覺察」、「社區與地方」等四大議題,影響超過 100 所學校、15000名師生。參與者本書寫作的台灣放伴教育協會成員王希 理事長謝忠瑋 祕書長袁培芳 專案經理黃雨婕 議題研究員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