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我們在此撤離,只留下光 : 奧運前夕的北京

  • 點閱:20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如同溫德斯的《一次》那樣,在生命的旅途中出現的人,事件,以及只有一次機會按下的快門,在回憶的沈澱中會顯現出什麼樣的光影?這是廖偉棠在北京居住五年後,返回香港定居所整理出來的作品。這部廖偉棠個人的北京行路謠,結合了散文隨筆、詩與八十幅攝影的作品,時間凝結在2006年以前的北京,涵括了他所看到的北京藝文界的現象,他生活的細節,將細節放大成一種暗喻,以及那些與他交會的朋友。本書分成三個主要部分:1.北京在別處:這是較為宏觀的,作者對於北京文化生態的觀察、理解與評論。涉及的領域包括詩歌、攝影、音樂、文學的流放者、北京的地下文化。★在第一和第二單元之間,連結的是一個小型的紙上攝影展「從798到神州愛犬樂園」。前者是目前北京最熱門的文化創意園區,後者是京郊已成廢墟的樂園,但在作者的鏡頭中,兩者卻驚人的相似,在這裡樂園與廢墟交錯,作者似乎在暗喻著,正在為奧運而著魔的北京,正在不斷清拆與大興土木的北京,其實更像是一個明日的廢墟。2.放大北京:靈感來自安東尼奧尼電影「放大」。這是從作者個人生活經驗出發,去描寫那些他所感受到的細節,像是北京四環的夜晚、北京大學裡的老宅、居住在塔後身的詩人、音樂節;他不斷的將北京的「細節」放大,作為一種描述的焦點。3.波希米亞人物譜:這部分又更具體的將焦點放在個人,顯影的是三十幾位北京藝文界活躍的人物。每一張照片都搭配作者所寫的圖說,這是作者用圖像與文字,為這些即將星散的朋友所留下的記憶。作者簡介廖偉棠  1975年出生於廣東,後移居香港,並曾在北京生活5年。曾任書店店長、編雜誌。現為自由作家、攝影師。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詩組及散文組冠軍,香港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詩組及小說組季軍,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詩組首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組大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及創世紀詩獎。曾出版詩集《永夜》、《隨著魚們下沉》、《花園的角落,或角落的花園》、《手風琴裡的浪游》、《波希米亞行路謠》、《苦天使》、《少年游》,攝影及雜文集《波希米亞中國》(合著),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游戲》等。

作者簡介 廖偉棠   1975年出生於廣東,後移居香港,並曾在北京生活5年。曾任書店店長、編雜誌。現為自由作家、攝影師。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詩組及散文組冠軍,香港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詩組及小說組季軍,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詩組首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組大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及創世紀詩獎。曾出版詩集《永夜》、《隨著魚們下沉》、《花園的角落,或角落的花園》、《手風琴裡的浪游》、《波希米亞行路謠》、《苦天使》、《少年游》,攝影及雜文集《波希米亞中國》(合著),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游戲》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