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姆斯特丹—巴黎北站,杜蘊慈寫下這一句蒙古諺語:
當父親健在的時候,多交朋友;
當馬兒肥壯的時候,遊歷四方。
不知是什麼因緣,讓杜蘊慈與黃惠玲這兩個台灣女子,這麼投入去寫去拍攝蒙古。從第一本書《地圖上的藍眼睛》開始,就看見她們馳騁蒙古大草原的身影,但她們說只是為了追逐童年的一個絲路夢想,之後,經歷六年,非親非故的蒙古,又是什麼在召喚她們?童年閱讀對人生的追求果然影響遠大,杜蘊慈幼時啟蒙的《蒙古秘史》是她們旅途中最大的追尋,在蒙古,從烏蘭巴托往東北方走,進入大肯特山以及額嫩河流域,她們要走訪秘史記載的史實發生地。
在這一片壯闊的草原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成吉思汗的身世故事,與他日後不朽的功業輝映著兩位作者的旅途,往者以矣,來者可追,在今蒙古與古蒙古的交錯行進中,帶領著我們遊歷古今,我們也彷彿探到了源頭,一起跟蒙古產生了連結。
杜蘊慈
天生被兩種互相矛盾的遺傳撕扯:浪跡天涯或安居樂業?走得愈遠愈了解家的重要,安靜日子過久了又想出遠門;平時像長在屋子裡似的,一出門卻總是天涯海角。
黃惠玲
南投縣水里鄉人。荒誕天真的想像力讓別人永遠也弄不清她到底多大年紀。旅行態度:「有夢就去實現──天塌下來不過就是被壓成肉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