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的《詩經》是中國文學經典的源頭,創造了後世無數的典故與成語。其中記載了135種植物,更是先民生活、文化與藝術的最佳見證。
當我們吟哦《詩經》中美麗的句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如果知道「蒹葭」指的是蘆葦,對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浪漫意境,想必更能體會。這只是其中一例,有更多植物的古今名稱相差甚大,若是只背誦,不辨草木特性,對於詩意的體會,難免有所偏失。有鑑於此,潘富俊教授秉持植物專業,以及大半輩子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整合了這兩門學科,讓「科學」與「文學」共舞,更讓莘莘學子可以破除科系藩籬,統合知識,自然而然擴大學習的領域,真正落實通識教育,體現溫柔敦厚之詩教。
本書內容大要:完整收錄《詩經》述及植物凡135種,每種植物都有出現的詩句及相關篇章,還有植物本身的專門知識,以及清晰亮麗的攝影。
潘富俊
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博士,曾任林試所森林生物系系主任。所學與植物密切相關,所愛與中國古典文學密不可分。數年前,將台北植物園從教學用園成功轉化維台北市民優質遊憩點,寓教於樂,讓民眾在林木花鳥之中,悠哉吟哦古典詩文。著有《草木》《民俗植物學》《楚辭植物圖鑑》《唐詩植物圖鑑》《成語植物圖鑑》等。
攝影者簡介
呂勝由
出身攝影世家,任職林試所專事植物研究。曾設置了第一個台灣稀有植物栽培區。著有《台灣彩色植物圖鑑》《野花365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