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Catalog > Book
Check-outs :

劫後書(三之一) : 拓孤之地

  • Hit:98
  • Rating:0
  • Review:0
  • Trackback:0
  • Forward:0



  • Bookmark: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keepsite
  • Introduction
  • About Author
  • Collection(0)
  • Review(0)
  • Rating(0)

以詩歌辨析文明的脈絡,遙祝永隔的靈魂,安放離散的身軀
廖偉棠文學歷程代表作
孤魂的傲氣與特立獨行,1922-2021的台灣人物

  斜倚的島嶼
  是妳搖晃在轎中的小臉
  微倦的模樣
  搖晃的島嶼,一隻結繭的手扶穩

  二〇〇二年時,廖偉棠曾進行鐵路環島旅行,愈少人下車的小站,他愈是花時間旅行和拍照。當時還是香港人的他才發現台灣有個詞彙叫「偏鄉」,也才察覺在台灣人熱情愛熱鬧的表面下,有種孤獨在擴散。

  「拓孤之地」,原名為「托孤之地」,從托孤到拓孤,孤獨被拓印下來,被拓展開來,像是拓荒者義無反顧地深入孤絕的荒原。廖偉棠用這本詩集,獻給台灣這塊土地上曾經燃燒自我,哪怕未見於史冊,依舊桀驁嶙峋的靈魂。

  拓孤之地,是《劫後書》系列的第一本,以台灣近代史為寫作主題,涉及文學、音樂、歷史、社會和政治。以詩歌形式再次詮釋台灣近代歷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自現代文學之父賴和開始,接連寫到呂赫若、江文也、蔣介石、柯旗化、雷震、羅曼菲、劉宸君……,一年一首,一位人物,逐步寫到當代。

  《拓孤之地》中,探尋了台灣與台灣人的關係和脈絡,廖偉棠提供了主流論述之外的另一層思考;既是本土化也是全球化的涉略與對話。廖偉棠也關注了在男性論述框架下時常被忽略的女性角色,

  我們走進素描裡的島嶼
  我們輕盈如新削的鉛筆
  嗅聞著彼此鬢間木屑的清香
  拓描,天空的孤獨

本書特色

  在寫作計劃的最初,廖偉棠打算只寫兩人,滯留中國寫下台灣音樂的江文也;立志反攻中國卻在台灣終老的蔣介石。透過這兩位人物的對寫,勾勒出遺民的孤獨。最後發展成很長很長的一組組詩,從人物的選擇上,即可看出有許多不被主流論述提及的人物,甚至是連查詢資料都有困難。在他們孤單的人生裡,挖掘出人性的光芒。

  本書獲國藝會創作補助

廖偉棠
  
  詩人、作家、攝影家。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台灣中時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

  曾出版詩集《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廖偉棠2017-2019詩選》、《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微暗行星》;評論集《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異托邦指南》系列等。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