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迷多年追隨、引頸期待,蘇昭旭老師的終極大作
★跨出台灣、走遍世界各地,集畢生心血帶來鐵道新視野
★隨書附贈蘇昭旭老師拍攝【蒸汽火車構造】海報
不只台灣和日本,英國、德國、瑞士、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印度等,
世界各國都還有蒸汽火車在運行!
各國的蒸汽火車看似大同小異,有的彼此之間具有「血緣」、「地緣」的關聯,
有的又是具有世界唯一、獨特性的「特有種」,
利用本書的蒸汽機車分類學,就可以一窺究竟!
蘇昭旭老師花費二十多年的研究與記錄,帶領你
★從設計結構與機械構造,認識世界各國蒸汽火車的分類譜系
★從地理環境及時代背景,認識世界蒸汽火車演化的來龍去脈
鐵道迷的夢幻逸品
自1804年蒸汽機車誕生,至今兩百多年,期間因為軌道距離、動力、速度、地形、功能等的條件需求,歷經多次「演化」,發明製造了數千種型式的蒸汽機車,可以說是展現動力機械的藝術品。如今雖然仍有一些蒸汽火車鐵道路線持續營運,有些則以特殊節日出來亮相的「動態保存」為主,還有一些則收藏在各地的博物館做「靜態保存」。但蒸汽火車的現身,在鐵道界已經是難得一件的夢幻逸品了。
為什麼需要保存蒸汽火車,又為什麼有些路線仍持續運行?透過蒸汽機車的分類學,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人類文明大躍進的蒸汽機,運用在交通運輸上有怎樣的發展脈絡;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國以鐵道在國土發展與規劃上的思考與想像。這本書可說是收羅世界各地最齊全的蒸汽火車,也透過各種分類,讓讀者輕鬆又有系統的認識到豐富有趣的蒸汽火車知識,是鐵道迷一定要收藏的蒸汽火車鐵道寶典。
本書看點
最完整實用的分類系統
˙以軌距分類:全球60%的國家使用標準軌距1435mm鋪設鐵軌,寬軌和窄軌也有國家愛用。
˙以動軸數量分類:越多動軸獲得越大的牽引力;不過動軸多,車框也要加大,成本變高。
˙以轉向架的結構分類:將轉向架拆分成兩組,既可以增加牽引力,又能避免過彎問題。
˙以運行地形分類:齒軌和齒輪式的設計適合又彎又窄的地形,以登山或森林鐵道為主。
˙以車軸組態分類:華式分類及UIC國際鐵路聯盟利用機車的車輪數量分類。
最齊全蒸汽機車珍貴圖照
本書所呈現的一切訊息及珍貴的圖照,都是透過蘇昭旭老師,如同一位生物學家般,用盡一生的時間與精力,走訪世界各國,一輛一輛的「採集」收錄,並且一一編目、系統造冊,甚至是已經「滅絕」的蒸汽機車,都改收集「模型」,讓分類的樣貌更臻完美,也提供鐵道迷一個立足台灣,跨足世界的眼界,去了解蒸汽火車極其豐富的內涵及文化。
˙蒸汽機車的初始形式:史蒂芬生的第一輛蒸汽機車,火箭號(Rocket)復刻版
˙最實用的蒸汽機車:雙動軸的騰雲號蒸汽機車
˙世界最有名的蒸汽機車:三動軸的湯瑪士小火車原型
˙世界保存最大型: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的Big Boy
獨家收錄超稀有蒸汽火車模型
此系列共4本
《世界的蒸汽火車:200年火車分類學 300輛蒸汽機車全圖鑑》
《世界的觀光鐵道:精選30多個文化資產鐵道與15條觀光鐵道》
《世界的鐵路火車站:深度探索48國火車站分類學與300多座特色車站》
《世界的鐵道博物館:歐美亞澳78座鐵道博物館全紀錄及台灣12個潛力點》
蘇昭旭
1967年生,以建立台灣軌道工具書體系為終身職志,走訪全球48個國家的鐵道,著述共52冊,為華人鐵道領域專業著作數目最多的學者。以《台灣鐵路火車百科》、《台灣鐵路蒸汽火車》於2000年、2001年連續獲得金鼎獎,並有多本圖書獲得「好書大家讀」知識性讀物組推薦。
曾任《鐵道旅行雜誌》總編輯、「台灣高鐵行動探索館」館長、國家檔案管理局交通類檔案委員、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道」營運績效督導委員等職務,現任NGO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館長、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航空暨運輸服務管理系」助理教授。
蘇昭旭長年著書立說演講,對當代鐵道建設貢獻頗多,於2000年榮獲鐵路節頒發「鐵路之友」。2004年榮獲運輸傑出青年獎,2012年榮獲馬英九總統治國週記邀請,對談國家鐵道文化政策。更因長期投入保護阿里山森林鐵路,推動鐵道外交與宣揚其普世價值,名揚國際,於2020年獲頒109年度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綠色奧斯卡獎」。
蘇昭旭老師的全球鐵道視野部落格
https://blog.xuite.net/sujaushi/twblo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