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布袋戲發展史》 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布袋戲從草地藝術走入國家劇院,走進國際舞臺,終而躍升為「國家意象」代表,臺灣藝術證實禁得起百年錘鍊。雖然,布袋戲蔚然風行,能夠以文字書寫記錄下來的,卻微乎其微。 作者從舊報廢紙,從海島到海外,二十年辛苦專研,寫成一部臺灣二百多年來被掩沒扭曲的真實歷史。本書分為七章,帶領讀者體會藝術發展,深入民間文化,讓布袋戲無愧於「臺灣識別」第一名,為臺灣研究必讀之傑作。 臺灣歷經多次殖民統治,文化的詮釋總以本國文化為正統,將臺灣文化視為邊陲的、地方的或異國情調的。島上民眾的生活,也總被知識分子所遺忘;島上的歷史、語言、文化,同樣被統治者隨意抽換替代。臺灣歷史書寫,只是官方權力的展示場,看不到民眾生活的真實面貌,尤其精神生活。布袋戲能夠代表臺灣意象,意味著兩百年來,繁殖於這塊土地的民眾語言、藝術與文化禁得起考驗,即使屢經壓制,仍有強勁生命力,仍深受民眾喜愛。 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究布袋戲成果的總結。作者透過陸續出土的新史料,對島上久遠的、陌生的年代有更深刻的解讀,且對臺灣庶民文化深入的閱讀,更能引領讀者跨越時空的隔膜,貼近土地的歷史記憶。
作者介紹 陳龍廷 一九六四年生於屏東市,現任中山醫學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為臺灣第一本研究傳統戲曲與現代傳播媒體互動影響的論文。法國國立高等實踐研究院(EPHE)宗教科學與文化人類學博士候選人,論文《布袋戲、臺灣社會與民間的生命力》。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灣布袋戲口頭文學研究》,榮獲文建會傳統藝術中心獎助。 現專力於臺灣戲曲發展史、臺灣文學史、臺灣口頭文學研究、文化人類學、田野調查理論與方法、藝術社會學等領域。近年為「南投縣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主持人,並參與傳統藝術中心「布袋戲主題知識網建置計畫」,篩選及詮釋布袋戲數位化資料,又為「傳統藝術網路數位學院」撰寫百年來臺灣布袋戲演變的歷程與審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