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善心女神(上)

  • 點閱:18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一部搶手到連《哈利波特6》也被迫停印的超級巨著!勇奪「龔固爾獎」、「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最高殊榮!
  像這樣的書,我們一生中看不到幾本!  像這樣的書,人一生中大概也只能寫出一本!
  ●讓法國讀者失魂落魄,狂銷突破100萬冊!  ●史無前例!同時入圍「何諾多獎」、「費米娜獎」、「同盟獎」、「麥迪西獎」等6大文學獎!  ●美國《時代》雜誌2009年度十大小說!  ●英國《泰晤士報》10年來百大好書!  ●法國《費加洛》雜誌21世紀初最佳九大法文書!  ●法國《出版週刊》2008年度百大暢銷口袋書!
  殺人,是否也有「正當性」?  當身處體制內,為了「崇高」的理想,  你是否願意化身成為惡魔?
  麥克斯原以為自己能浸淫在喜愛的文學和哲學世界裡,有機會成為作家或老師;或是能好好領略古典音樂,練就一手好琴藝……可是當時代的命運從門縫裡滲進來時,事情就如連鎖反應般啟動了。
  起先麥克斯只是服國民役,擔任國家安全局的公務員,負責記錄並報告所有國家社會主義激進分子的反應。雖然只是個坐辦公桌的文書官,但麥克斯要求自己該做的不僅是奉令行事,更要全心投入!
  沒想到,擁有法學博士頭銜的麥克斯卻錯估形勢,一篇錯誤的報告讓他從此被打入冷宮,而他的好友湯瑪斯卻平步青雲,尤其一身筆挺的軍官制服和耀眼的獎章更在在讓麥克斯羨慕不已。
  經由湯瑪斯的推薦,麥克斯毫不猶豫地成為黨衛隊軍官,躍躍欲試地來到戰火喧囂的前線,一心期待有所作為。但直到槍聲在耳邊乍響之際,麥克斯這才猛然驚覺,柏拉圖的哲學思辯、榮格的心理分析或莫札特的奏鳴曲,都將無法阻止所有的黑暗一股腦地鑽進他的人生……
  撼動國際文壇、獲獎無數的《善心女神》,是作者強納森.利特爾首度從「劊子手」的內心世界出發,探索人在殺戮之下的精神崩解。所謂的「惡」究竟是什麼?國家機器是如何利用「體制」來殺人?而人之所以選擇成為魔鬼,又到底經歷了什麼樣內心的折磨?全書透過蘊蓄在文字中的強大力道與深刻視野,一步步帶領我們逐漸踏進人性的幽暗深淵,讓我們在震撼之餘,更無可迴避!
關於「善心女神」
  作者強納森.利特爾自承《善心女神》受到希臘悲劇的強烈影響,他以《奧瑞斯提亞》(The Oresteia)這齣戲劇為原型,創造出了納粹德國時代下的男主角麥克斯米連.歐。
  《奧瑞斯提亞》描述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的兒子奧瑞斯特,他為了替父親報仇,手刃了自己的母親及其情人。而在古希臘的觀念中,殺害血親是最無法饒恕的罪愆,於是復仇女神開始追逐奧瑞斯特,逼得他毫無立錐之地,幾近瘋狂。而本書的法文書名「Les Bienveillantes」,正是復仇女神「Eumenides」的法文說法。
  在希臘神話中,復仇女神共有三位,分別是「提絲豐」(Tisiphone,意指「向兇手復仇」)、「美嘉拉」(Megaera,意指「嫉妒」)、「阿勒克」(Alecto,意指「永無止盡」),從天空之父烏拉諾斯(Uranus)的血液中誕生。復仇女神常被描寫成頭上長滿毒蛇、手持火炬或皮鞭的醜惡老嫗,她們內心充滿熊熊怒火,在地獄裡嚴刑拷打生前犯錯的人,而在需要懲罰人類的罪行時也會來到地面。
  她們專門負責懲處犯罪者,無法忍受殘暴兇惡的事情,高傲蠻橫、不守誓約等行為都會遭到懲罰,尤其是犯下弒母重罪者,她們會不分晝夜、無情地驅逐追趕,直到犯罪者死亡為止。而人們因為恐懼女神的力量,往往不敢直呼其名,於是拐彎抹角地以反義稱呼,復仇女神也因此變成了「善心女神」或「仁慈女神」。
作者簡介
強納森.利特爾 Jonathan Littell
  一九六七年生於美國紐約,父親是知名間諜小說家羅伯.利特爾,家族則是十九世紀末從俄羅斯遷居美國的猶太人。三歲移居法國,十三至十六歲回美國就學,並回法國完成中學會考,之後進入耶魯大學,大學時便以英文寫下科幻小說處女作。利特爾認識《裸體午餐》作者威廉.布洛斯後,受到強烈衝擊,開始閱讀布洛斯、薩德、席琳、尚.惹內和貝克特作品,致力於將法國經典作家的作品翻譯成英文。在此同時,利特爾計畫寫作一套十部的鉅作,卻在寫到第三部時放棄。
  他自承《善心女神》的寫作動機,來自於看到一張蘇聯游擊隊員卓雅.柯斯莫德米揚斯卡雅(Zoya Kosmodemyanskaya)遭納粹處決的照片,然而直到二○○一年因「反飢餓行動組織」的工作在車臣受傷之後,利特爾才真正動了撰寫《善心女神》的念頭。他試圖描寫靜默中的屠殺者心理,在花了五年時間蒐集大量資料、閱讀超過兩百本關於納粹德國跟東線戰場的書之後,以四個月的時間即完成了厚達九百多頁的原稿。
  但這部由「美國人」利特爾直接以法文寫作的作品,一開始投稿時卻屢屢碰壁,沒有法國出版社願意出版,直到伽里瑪出版社(Gallimard)慧眼獨具,才簽下了默默無聞的利特爾。然而,這正是奇蹟的開端!利特爾原本認為只可能賣出幾千本,但首刷的一萬二千冊竟在短短三天內就銷售一空!為了應付如雪片般湧來的訂單,出版社甚至不得不暫時停印當時正要出版的《哈利波特》第六集《混血王子的背叛》,最後並締造了超過百萬冊的驚人銷售成績!
  除此之外,向來極具排外性的法國文壇對於《善心女神》也出現罕見的熱情。《善心女神》破天荒地先後入圍「龔固爾獎」、「何諾多獎」、「費米娜獎」、「同盟獎」、「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麥迪西獎」等六項大獎,並贏得其中最負盛名的「龔固爾獎」以及「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利特爾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如此殊榮的美國作家!法國評論界盛讚《善心女神》足可與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福樓拜、司湯達爾等偉大作家的經典之作相提並論,《費加洛》雜誌更表示此書堪稱當代文學的里程碑,並將利特爾選為年度風雲人物。
  在這種空前的聲勢下,《善心女神》進軍國際,在全球最大的法蘭克福書展立即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搶購目標,一口氣售出三十種語文版權,而在各國出版後亦好評不斷,被英國《泰晤士報》選為十年來百大好書、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二○○九年度十大小說,法國《費加洛》雜誌則評選為二十一世紀初以來九大最佳法文書!
  利特爾的個性內向害羞,鮮少在媒體前露面,連「龔固爾獎」的頒獎典禮都請編輯代領。他認為讀者關心的重點應該是他的小說,而非作者本人。雖然出身自猶太家族,但利特爾認為猶太身分對他而言,只像是歷史背景,他所關注的是戰時劊子手的思考模式,以及殺戮的源頭。他著手寫作前曾問自己,假如他不是一九六七年在美國出生,而是生在一九一三年的德國,那麼他會成為怎樣的人?而《善心女神》就是他對這個問題的解答。
譯者簡介
蔡孟貞
  一九六五年生。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魯旺斯大學應用外語碩士。喜歡法文,喜歡法國。譯有《往事的力量》、《伊妲莉亞》、《凶眼》、《豹紋少年》、《最後一顆石頭》、《沉淪》、《放手》、《真愛獨白》、《暗夜無盡》、《聖殿指環》等作品。

導讀
《善心女神》復仇記
【政治大學歐文學程教授】阮若缺
  自傳體小說長久以來都頗受歡迎,因為它是真人真事,文中往往自然流露誠懇與真切性,自傳體作品經常是作者心靈療傷止痛的最佳工具,許多女性作家亦藉由寫作達到自我覺醒、自我實現的目的。此部八十萬字的鉅作,是美籍猶太裔作家強納森.利特爾花了五年時間完成的嘔心瀝血之作。這並非是他的親身經歷,但他卻能辦到「角色易位」,站在二戰時期德國人的立場,以第一人稱,撰寫回憶錄的方式,完成這本大塊頭的小說,實屬不易。
  在作品裡,主角麥克斯兩回提到他寫作的原因:首先,他自問自答,表示「為了打發時間,為了各位,特別為了自己……寫作對(我)會有幫助。」寫到小說後半部時,他又說:「我承認,我翻出傷痛的往事,絕對不是只為了想討好各位,最終目的還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就像人有時吃得太撐了,總要排泄才會好過一些,而排出來的東西是香是臭,就由不得我們了。」
  他的口氣充滿憤世嫉俗,似乎就是想一吐為快。其實,作者真正的寫作動機來自看到一張蘇聯游擊隊員卓雅.柯斯莫德米揚絲卡雅遭納粹處決的照片,不過直到他二○○一年因公在車臣受傷後,更有所感,才動了撰寫《善心女神》的念頭。
  利特爾也自承《善心女神》受到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The Oresteia)的影響,其中描述奧瑞斯特為父報仇,手刃母親與情人,於是復仇女神開始追逐他,逼得他毫無立錐之地,近乎瘋狂。而「善心女神」(Les Bienveillantes)是種反諷,指的正是「復仇女神」(Eumenides)。此外,本書內容包羅萬象,除涵蓋文學、歷史、哲學、政治、音樂和符號學,並穿插了偵探懸疑的情節,常以永無止盡不連貫的問與答和零星的畫面混亂交疊,時而倒敘,時而插敘,完全符合夢境、幻想混雜真實的荒謬邏輯,作品具極大的強烈影像感。
  主角麥克斯是位法學博士,高級精英分子,愛好法國文學,尤以冒險故事還有司湯達爾與福樓拜為甚,且喜愛古典音樂,而法國十七世紀的曲子是他的最愛。一開始,我們很難想像他後來會因戰爭變成了殺人惡魔!不過,在當時德國的社會氛圍,確實彌漫著達爾文進化論的「物競天擇」的基本論調,它對人類文明發展影響甚鉅,已經到了驚人的程度。
  首先,作者在戰爭的各個階段,替它下了不同的定義:「戰爭初期,麥克斯認為『我們也許會錯殺無辜,這就是戰爭』。」「戰爭是為了要達到世界觀的理想必然衍生的結果。」「戰爭是一個腐敗墮落的童話國度,魔鬼孩童的歡樂天地。」「戰爭是一場賭注,一場投入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豪賭。」
  到了中期,他已顯露出雄性好戰的特質:「前列腺和戰爭是上帝賜予男人的兩種天賦,以補償他們無法成為女人。」
  到了大戰後期,他的說法又改變了:「……眼前唯一的希望,就是打贏這場戰爭。的確,只要戰爭勝利,什麼事都沒有了。」「我們發動戰爭的目的在於淨化德國。」在麥克斯眼裡,這是背水一戰,死無退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是千古不變的法則,何罪之有?
  本書中,作者對這個問題發揮了他的辯證能力:戰後遭受審訊,曾參與這場人類浩劫者,異口同聲地問:我,有罪?──護士沒殺人,她只是脫了病人的衣服,安撫病人的情緒,這都是她平常做的工作;醫生也沒殺人,他只是根據政府機構制定的標準,診斷病人的病情;打開毒氣開關的工作人員,他只是遵照上級和醫生的指示,執行一項純粹技術性的工作罷了;清理善後的那些人,只是為了維持環境衛生;警察只是依法執行公務,開立證明,並註明死亡原因,並未違反法律。許多人身不由己,或認為那只是小事。再者,為什麼這些人反而受絞刑、被吊死,而下達命令的殺人魔卻可逍遙法外,甚至大發利市?
  要脫罪有一種講法,若想殺人又是另一套說詞,而且那些道理邏輯似是而非,經過不斷的洗腦,多次的複誦,若干偏見似乎成了真理,譬如「大元帥認為同性戀是天生的騙子,對自己的謊言深信不疑,因而衍生出不負責任的心態,使得他們不知忠貞為何物……潛伏在同性戀者的潛在危機不僅是醫學病症和治療問題,而成了政治議題……」這種威權武斷的說法,一般人也無從反駁,或者該說,不知也不敢。
  女人也屬弱勢,因此「將女人們納入槍決行動,跟丈夫、兒子死在一塊,以目前非常時期看來,是最人道的解決方法。」一句非常時期,似乎所有的罪過都可一筆勾銷。再者,為了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在德軍高層「理性的分析思考後」,默許了許多暴行:「要處決的猶太人都是社會邊緣人,沒有價值,且為德國當局所不容。此外,療養院的病患、吉普賽人及社會的米蟲都一概納入……」
  麥克斯還引述一名蘇俄政委的話,以支撐他當時的論點:「……對您們來說,猶太人、吉普賽人、波蘭人、精神病患都是這類人;而對我們而言,地主、中產階級、黨內修正路線人士均屬此類……我們的意識形態運作方式幾近雷同……一是階級鬥爭,一是種族滅絕。」
  那麼,為什麼挑猶太人下手呢?書中亦先提出了幾個粗淺的假設:是恨他們?殺出了樂趣?為了想升官?其中反猶太主義往往是投機份子想接近層峰的一種途徑,那麼就要拿出某些論述,先說大家為什麼討厭猶太人:「因為他們吝嗇小氣,行事謹慎,不僅對金錢,對自身身家安全如此,他們的傳統、他們得來的歷史教訓和書上教的,再再讓他們不知施捨與花錢為何物……還是要透過浪費他們生命的手段,要他們懂得如何花錢,讓他們懂得什麼叫做戰爭。」因此明顯看出當時德國人夷夏之防的觀念根深蒂固,「他者」就是敵人。
  麥克斯更是引經據典,「從歷史上來看,猶太一族想盡辦法讓自己與眾不同,最早出現的反猶太文字見於亞力山卓港的希臘文獻,直指猶太人為社會邊緣人,藐視敦親睦鄰的善良風俗……再加上宗教信仰不同,日積月累,一碰上危機,大家便自然而然地把一切罪過歸咎到猶太人身上……」儼然猶太人是全人類的公敵!
  當然,許多人亦十分盲從,奉希特勒思想為圭臬,而大統領希特勒的人種學演講集,關於猶太人的部分,就是他們的「聖經」:「猶太人在生活的各方面都缺乏才能和創造力,只有一個例外:說謊和詐騙,他們是騙子,不講信用而且狡猾多端。他們之所以能擁有現在的一切,全都是靠訛詐周遭天真無邪的老百姓換來的。我們沒有猶太人仍然可以活得好好的,他們要是少了我們,根本活不成。」
  當時猶太人滅絕計畫已本是心照不宣的默契,希特勒為了鞏固政權,變本加厲,挑明了公開演說,當場還登記軍官的出缺席情形,並錄音存證:「這番話背後的含意,是要所有人日後沒有藉口辯稱自己不知情,萬一戰爭失敗,無法推託逃避更嚴重的罪行,要他們別想能夠置身事外,全身而退,這麼做是為了將他們全拉下水……」這種白色恐怖令當時的軍官惶恐不安,各懷鬼胎,勾心鬥角的情況越演越烈,甚至會公報私仇。
  此外,作者並對二戰時德軍的心理狀態做了更進一步的探討:戰爭一開始,有些人語帶感傷,有人則談笑自若,但有的則悶不吭聲,這種人往往具自殺傾向。戰況激烈時,有人極力掩飾,卻難掩殺人時的流露出快感;有的人內心厭惡殺戮,但軍令如山,只好強壓內心的感受,扣下扳機,不過,也有人認定猶太人如畜生,罪有應得。
  人們面對這荒謬的人生所秉持的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拒絕相信生命是個大笑話,勤奮工作,勞碌而死;有些人認清生命是個笑話,勇敢笑看人生;也有人明知生命是笑話,及時行樂,卻深陷痛苦,無以自拔。於是當時流行一句話;「戰爭要打,杜松子酒照喝」,這是種逃避現實的方法。
  以麥克斯為例,他的戰爭後遺症簡直令人髮指,他經常有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等生理反應;再者,麥克斯的厭女情結也來自母親對父親的「背叛」──改嫁,對姊姊的愛慾未獲滿足,進而生恨,也不信任任何女人,他的幻覺不斷,噩夢連連。他想到姊姊,感覺就像柴火燒盡的爐子,空餘冰冷灰燼;想到母親,則如長久荒廢的安靜墓碑。可見麥克斯思想晦暗,心靈受創不淺。
  本書最不忍卒讀的,可說是那一幕幕慘死的鏡頭:少女中彈,痛苦喘氣,麥克斯冷不防地在她頭上開一槍,幫她解脫;麥克斯瞧見蟲不斷湧出,按捺不住,朝那堆蟲猛踩,結果腳下一顆頭顱斷裂;繼父莫羅遭斧頭剖開胸膛,脖子幾乎被砍斷,母親被人勒死,眼睛突出,脖子一道勒痕;他的同性戀友人米凱對他嘻皮笑臉,一氣之下用額頭撞得對方鼻梁碎裂,麥克斯並拿起拖把放在米凱脖子上猛踩,直到他的臉由紅變青紫,下巴顫動,雙眼突出,指甲亂抓,雙腳拚命拍打地磚,口中冒出腫脹的舌頭;好友湯瑪斯在千鈞一髮之際殺了克萊蒙斯,救了他一命,他卻拾起鐵條,對準其脖子敲下去,結果他脊椎骨斷裂當場死亡,為的是拿湯瑪斯的假身分證明,好「重新做人」……
  這些都是麥克斯親身經歷,且人多半都是他下手屠殺的,我們不禁要反問,親情、友情在戰時是否還禁得起考驗?一個本來熱愛文學、音樂,有理想的年輕人,怎麼會變成了瘋狂的殺人魔王?死亡的節奏隨著故事接近尾聲,也越發地急促。而麥克斯除了菸、酒以外,則一直靠著他的「糞便理論」(scatologie)和暴力傾向來宣洩個人的苦悶。
  利特爾以類似沙德、塞林、惹內直白的寫作筆法,赤裸裸地描述這些慘絕人寰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慄,其生冷犀利的獨白,更讓我們體會到戰爭的可怕,人性醜陋的場景歷歷在目,人間煉獄,比驚悚片更叫人咋舌,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它以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多少有幾分真實性,在那紛亂的時代,真的任何危險都可能發生,它猶如一部戰爭啟示錄。而最後動物園被轟炸後動物哀鴻遍野的景象為句點,不正是點出了人間煉獄的寫照?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