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蟋蟀輾轉傳到臺灣的早期,先在赤崁(今臺南市)一帶盛行。臺灣南部以務農為主,蟋蟀又喜歡躲藏於農地或草叢之間,所以鬥蟋蟀一直是台灣早期農閒之餘盛行的娛樂。一直到經濟慢慢好轉之後,人們也開始重視休閒活動,漸漸的,鬥蟋蟀也不再侷限於農閒時候,更不侷限在南部。
民國74年在台南縣新化鎮豐榮社區活動中心舉行第一屆鬥蟋蟀比賽,而後漸漸擴大比賽規模,吸引各地的「蟀哥」前來比賽;自第五屆開始,豐榮社區每年都舉辦全國性的鬥蟋蟀比賽,只要談到蟋蟀便會讓人直接聯想到新化鎮,鬥蟋蟀從此變成新化鎮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
本書由冠軍蟋蟀安安帶領小讀者們,一起來認識關於蟋蟀的各種知識,包括生態、習性、活動範圍、飼養方式…等,還有鬥蟋蟀的工具、規則及活動情況喔!
張鴻斌
現任於台南縣新化鎮正新國小老師,曾擔任台南縣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輔導團團員。長期進行蟋蟀的觀察、培養、紀錄,以及編寫自然科蟋蟀的學習教材,曾獲得台南縣國小自製教學媒體比賽錄影組第一、二名以及幻燈片組第一名,和國立資料教育館教師自製多媒體競賽錄影帶組佳作。著作有《蟋蟀生態觀察與教學》與《大自然的音樂家?蟋蟀物語》二本書。
繪者簡介
林純純
從事插畫工作已有二十餘年,曾兩次榮獲「中華兒童叢書金書獎」。作品有《一放雞二放鴨》、《楊桃樹的孩子》、《媽媽的絲巾,變!變!變!》、《天羅與地網》、《不會噴火的龍》《貓愛老鼠》、《誰偷走了月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