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山的臺灣人》本書榮獲二○○四年第二十五屆沖繩時報出版文化獎,《沖繩時報》、《琉球新報》、《八重山每日新聞》推薦。「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臺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在這個比金門還近的日本領土上,一個個發生在臺灣移民身上的真實故事,就像是臺日之間百年以來糾葛不清的歷史縮影。八重山不是山,而是位在臺灣東北邊海面上,屬於日本沖繩縣的一串島嶼,也是距離臺灣最近的日本國土,甚至比金門還近。由於地緣的關係,一百多年來,許許多多的臺灣人往返八重山:1895年過去的,是帶著優良鳳梨技術的日本籍臺灣移民; 1945年臺灣光復,所有臺灣移民又都是中華民國國民,因此只能返回臺灣。但,還有好幾百戶人家,為了各自的理由,選擇留在八重山。在八重山的臺灣人,他們面臨的問題,不單單只是國籍而已……★1895年,馬關條約--甲午戰後,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開啟了臺灣五十年的日治時期。其間,許多臺灣人為了謀生,前往有著更多未開墾的無主之地的八重山……為了大量墾地以種植鳳梨,王木永從臺灣帶來了水牛,卻沒想到沖繩人與臺灣人的衝突就此而起,沖繩人的想法是:「一頭水牛就能代替三個人耕田,如果放任不管,土地遲早都會被臺灣人占去,到時候日本人就沒土地可耕種了。」後來,沖繩縣政府竟下令禁止輸入水牛。★1945年,臺灣光復--長達八年的中日戰後,日本殖民臺灣的歷史也隨之結束,八重山與台灣兩地的國界再次畫上。早已習慣了天皇子民身分的臺灣人,被迫取回他們不知如何運用的國籍:中華民國。因為沒有日本國籍,曾財基的媽媽偶爾會從八重山回到臺灣陪他,但每次準備回石垣島時,總不想讓他知道。臨走前,媽媽就會買冰淇淋給他吃,然後趁著他吃得津津有味時悄悄離開。即使是到了現在,只要一吃到冰淇淋,曾財基仍會忍不住難過起來。★1972年,中日斷交與沖繩回歸--聯合國中原本代表中國席次的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日本隨即與臺灣斷交;一年後,二戰結束時由美軍暫管的沖繩列島,也將正式歸還給日本。置身八重山的臺灣人該何去何從?石垣市市議員白保英行曾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工作,因為同情那些沒有日本國籍的臺灣移民,所以替他們出面向中華民國政府申請脫離國籍的證明,但負責的官員卻說:「開什麼玩笑。我們有徵兵制耶,必須要保衛國家。我們想盡辦法讓必須當兵的年輕人不要出國,你卻來談要脫離國籍,這是不可能的事。」★1999年,日亞航的旅遊廣告--為了促進臺日觀光旅遊航線之活躍,臺日混血的偶像明星金城武與日本知名老牌諧星志村健相偕拍攝的一連串臺灣形象廣告在日本電視螢光幕上登場,逐步改變了日本人對臺灣的印象。美智子小時候曾經請同學吃滷雞腳,沒想到同學卻說:「臺灣人竟然吃這種東西嗎?」美智子長大後,廣告中的金城武帶著志村健一起到臺灣旅遊,品嘗知名的小籠湯包,臺灣成了處處都是美食的地方。類似的廣告接二連三,不知不覺中,嘲笑臺灣人是野蠻人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八重山的臺灣人》一書是作者松田良孝長期關注八重山臺灣移民的工作成果,集結他在《八重山每日新聞》專欄「我們是從臺灣來的」的所有文章,翔實記錄了當地臺灣移民篳路藍縷的開創過程,並以人道關懷的精神,反映出移民心中忐忑且複雜的異鄉情結,及兩個民族間無可避免的文化衝突。「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臺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人們的紛爭與歧異,往往來自對自我的認同與對他人的排斥。美∕醜、黑∕白、本土∕外島、殖民地∕宗主國、先進的文明∕落後的文明,這些相對的概念影響了整個世界,也將影響著世世代代居住在八重山的臺灣人。 目次:作者序譯者序推薦序前言序章 臺灣人圈子美治子的臺灣情結∕留學日本的心願第一章 到八重山去香蕉的滋味∕臺灣到日本的定期航線∕國家控管下的海上運輸∕移居.疏散.歸鄉∕同樣是為國奉獻∕臺灣開始徵兵∕被迫的志願兵∕國策之下的西表礦坑∕奪走人命的礦坑臺車∕兒童也要進行攻擊訓練∕提升戰鬥意志的學校教育∕突然要去八重山∕引進水牛造成的衝突∕徵調及繳納的義務∕臺灣人不怕瘧疾∕水牛的畜產力∕代替兄長當「志願兵」∕當兵就有飯吃∕一天只賺五十錢∕為了相守而結婚∕海上的祕密通道∕踏上陌生的島嶼第二章 臺灣不再是「日本」回復原狀∕被畫紅線?∕宗主國的優越感∕全臺最低的就學率∕麻糬和鞭子∕遲到也沒關係∕自己蓋學校∕學童家長也受到影響∕自行維持並管理校務∕教育財政之匱乏∕希望至少有一條農業用路∕沒有國籍的人∕拒絕說臺灣話∕國家不同,但一樣是日本人∕善變的國界∕沒有遣送回國的計畫∕日語能力檢定∕取得日本國籍∕改成日本名,仍是臺灣人∕身為臺灣人的驕傲∕無國籍狀態的生活第三章 大舉歸化前往東京的快速列車∕「沖繩回歸」對臺灣人的影響∕來自臺灣的同班同學∕為什麼受到不公平的對待?∕The immigrants and citizenship∕為何我們沒有日本國籍?∕在鳳梨田一邊幫忙一邊練習∕不只是沖繩代表,更是臺灣代表∕為沖繩的臺灣人爭取版面∕從臺灣來的技術移民∕全國第二名∕努力爭取日本國籍∕格格不入∕勞動力往東移∕遠離八重山∕來自沖繩的「小王」∕會講臺語的日本人∕臺灣人的居留權∕高等弁務官事務所∕與臺灣政府直接談判∕阿爾巴尼亞決議∕你們都好像日本人∕保留中華民國國籍∕持續的不安∕臺灣優秀的鳳梨產業技術第四章 「日本人」或「臺灣人」曾家人的抉擇∕含淚的冰品∕撿廢鐵賺零用錢∕事到如今要怎麼說出口∕只是在模仿日本人∕既是日本人也是臺灣人∕生於臺灣、長於沖繩∕和臺灣漸行漸遠∕不是日本人也不是臺灣人∕臺灣是什麼?∕聽不懂臺語的臺灣人∕不敢承認是臺灣人∕為臺灣血統感到自豪∕臺灣形象的轉變∕最安全的回答終章 迂迴的路途電視是日語老師∕雖然是堂表兄弟姐妹,卻無法溝通∕下一代與臺灣的關係後記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