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舊唐書和《唐會要.酷吏》等典籍中,均提到「共為羅織,以陷良善。又造《羅織經》一卷,其意旨皆網羅前人,織成反狀。」但《羅織經》已佚千年,無人得見。 兩年前,筆者有幸從日本朋友東木先生手中獲唐朝人萬國俊手抄《羅織經》一卷,可惜已磨損殘缺,有些字跡模糊不清。閱後深為其中權謀之術所震驚,於是決意將其收集整理,以詔示後人。兩年來,筆者查閱了大量古籍資料,求教過諸多唐史專家,經過潛心研究,查證補遺,終於使其恢復原貌。 在編譯過程中,才真正感受到《羅織經》那不同尋常的意味,正如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評述的那樣:「他所著《羅織經》一書,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部製造冤獄的經典。」 在點校整理的過程中,筆者感到有如下幾點值得今人深思: 一、封建專制社會中,上至皇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是受害者?就連手執生殺予奪之權的周興、來俊臣也不能例外?唯一的結論是,一個壞的制度可以讓好人變壞;反之,則一個壞人的為禍程度大大減弱。正所謂「非人之過也,實乃情勢使然」。 二、歷代任何君主都渴望忠臣,但卻小人充斥朝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忠臣雖為世人景仰而小人卻過得好些。歷史的經驗告訴人們,對待奸人惡行,採取鴕鳥政策是不行的。只有充分地展示它,了解它,才能最終戰勝它。因噎廢食的結果只能是邪行惡舉大行其道。 三、南周王朝做為封建社會長鏈中最具封建色彩的一環,卻出了一個最為「反封建」的現象-女皇,這的確是意味深長的。如果看了《羅織經》,讀者就會明白其中的奧妙所在。也就是說,《羅織經》對研究南周王朝和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所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確有不可替代的的史料價值。 本書難免存有某些封建專制制度下所必然的不健康因素,為保留歷史真實,其概貌還是基本保持了下來。但文涉某些酷刑惡德和過份的「邪惡智慧」亦做了一定的刪減。為使讀本通俗易懂,對原文進行了逐段逐句地註譯之後,根據史實,編寫了相關事典。 本書為一部中國古代官場中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陰謀鬥智的權謀典籍,目的在教育讀者從反面汲取有益的東西,俾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防誣反騙,識破奸人伎倆,勿受其害,以保全自身。本書對於掌握官(職)場策略、技巧及保身之道提供了甚具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