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 : 1980-2002

  • 點閱:19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思考、觀察臺灣自然書寫必然通過的一條路徑……
  什麼是臺灣現代自然書寫?  何以經過書寫者以本土意識與地域化的基因鍊鎖,  生出此地的書寫「特有種」?與西方自然寫作有何不同?  與一般的自然科學或環境生態叢書差別在哪裡?  和「自然文學」或「環境文學」之間又有什麼區別?
  吳明益從第一次純為自然所眩迷的經驗開始,  十多年來縱身投入學術研究,  藉由深入淺出地解讀與詮釋理論,  邀請你一同來認識臺灣文學史上無可取代的重要風景。
◎關於《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 BOOK 1》
  1983年,韓韓與馬以工共同出版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可說是臺灣自然書寫(nature writing)的濫觴。之後的20餘年,其開始蓬勃發展,如同飲食文學、旅遊文學、同志文學等一般,成為臺灣文學譜系中的重要分支,但對於自然書寫,大家仍存有一個模糊的定論和想像。因此臺灣文學史上,第一套完整論述臺灣自然書寫的經典著作於焉而生。
  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論述,2012年1月三冊同時登場,可依讀者興趣閱讀和蒐藏。BOOK 1《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是一部「不只是論述」的論述專書,讀者閱讀的將不只是靜態的論述評論而已,更可感受到的是一股認真、浪漫與熱切的行動力量。
  誠如作者於修訂版總序所言:「論述讓我思考環境各個層面的議題時都充滿痛苦,這種痛苦在某些時刻,回過頭去提醒我感受生態之美的迷人與快樂。這麼多年來,我仍在書本與野地受著自然的教育,這系列的寫作,不只是為了學院裡的讀者,也為學院外的讀者。因此,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只要活著,我會繼續痛苦並快樂著地思維下去。」
◎重現自然書寫經典鉅作
  「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BOOK 1為2003年作者到花蓮任教後一年出版的論文集,已成為學界討論臺灣自然書寫的重要著作之一。9年後重新出版修訂版,因此別具紀念價值,可說是吳明益十多年來進入自然導向文學思維領域的開始與代表著作。
  本書將自然書寫做一全面性的整理,從臺灣到西方,從起源、歷史脈絡與演化轉變,逐一爬梳其定義及差異之處,並以臺灣自然書寫為中心,放射狀地探討各種面向,包括影像文本、環境倫理及土地美學等,是想瞭解自然書寫的讀者必讀經典專書。
本書特色
  1.論述方式深入淺出,沒有過分艱澀的理論隔閡,作者嚴謹治學,但又希望學院外讀者能夠認識自然書寫的動機明顯,本書可作為所有關心環境議題與綠色閱讀的啟蒙理論書。
  2.本書從「史的建立」、「理論架構」,並概述西方自然寫作史,閱讀本書猶如置身學院課堂,傾聽作者熱切暢談,讓關心環境的所有讀者得以重新發現與理解人類外的世界,同時也能重新思考自身在地球上的位置。
作者簡介
吳明益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有時候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長篇小說《複眼人》、《睡眠的航線》,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另編有《臺灣自然寫作選》,並與吳晟共同主編《濕地.石化.島嶼想像》。近期作品為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
  曾三度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金石堂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誠品年度推薦書、亞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聯合報小說大獎等等。

新版總序 痛苦並快樂著初版序 往前走去,然後回頭
Chapter 1 自然有邊界嗎?── 什麼是臺灣現代自然書寫?賦名的變動──自然文學、環境文學,還是自然書寫?廣義自然書籍中相近∕相異屬性的各個範疇解釋性的界義──什麼是本書討論的「臺灣現代自然書寫」?排除性界義──被暫時排除在本書討論的「臺灣現代自然書寫」之外的 多元由一元啟始──以文學性為視察基域的研究 變動的邊界
Chapter 2 感性的自然志與自然地志── 文學性自然書寫的特質文學範疇自然書寫在環境議題中的位置──處理不可計量的價值負載自然志的軟性載具──以文學之筆融合跨領域材料幾種自然書寫的文學表述模式智性、理性與靈性的啟發
Chapter 3 由畏懼、認識、理解到尊重的漫長演化── 西方自然書寫史概述以理性認識自然──自然科學的獨立視野 不只是悠閒──揉入博物學的田園劄記 真想知道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從自然探險中所帶來的幽微天啟 靈視自然──重新尋求一種土地與人的和諧 回顧西方自然書寫的發展脈絡 台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 1980~2002
Chapter 4 書寫自然的歷史── 臺灣現代自然書寫前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環境意識與自然相關書寫 清末渡海遊記、地方志所勾勒的臺灣形象 西方與日本旅行家、博物學者筆下的福爾摩沙 藉前行者的導引幽光逐步走出環境意識的黑暗期── 一九八○年以前的自然書寫 告別傳統書寫自然的形態
Chapter 5 生態殖民與宰制型社會── 臺灣現代自然書寫形成的因素生態殖民與自然解放──誰是土地的殖民者? 一個覺醒的燃點─宰制型社會加速生態毀壞 對土地與共同記憶的認同 學習一種對應姿態──西方生態思潮與自然書寫的引入 一個發展的轉折──自然意識的變動所促成書寫模式的轉變 新倫理、新書寫
Chapter6 對話的歷程── 臺灣現代自然書寫1980-2003 年間的演化概述聽到土地的呼聲(1980-1985) 逐步演化出多樣性(1986-1995) 建立新倫理的摸索(1995-2003) 建立臺灣自然書寫的系譜
Chapter 7 以賦形取代獵槍── 現代自然書寫中影像文本的意涵形象的構造,意義的營造──關於自然書寫的影像「賦形」 一錯過,就消逝了──攝影與自然書寫 一種感性的影像文脈──手繪與自然書寫 無言之言
Chapter 8 從陌路到社群夥伴── 環境倫理觀的主要類型與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環境倫理是參與環境決策的價值觀 自利真的有利嗎?──不要在我家的後院(NIMBY) 從「保護」的觀點思考──資源保育與荒野保存 不只是如何保存,還要思考如何相處──土地倫理與深層生態學 物種平權的反省與爭辯──動物權與動物解放 臺灣自然書寫者在現代環境倫理觀衝擊下的三種思索面相 陌路者消失了?
Chapter 9 凝視、欣賞、體會、理解而後感激── 土地美學在自然書寫的意涵與土地倫理深度相關的美學 天地之大美──「李奧波─柯倍德」式的土地美學 土地美學與「人為藝術品美學」的差異 土地美學對自然書寫的啟示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