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越戰英雄,在離開戰場三十年之後,事業有成,家庭圓滿,卻為何自甘承受自責的苦楚?*一位在非洲從事人道救援的年輕女性,歷經了恐怖的戰亂、腐敗、貧窮、疾病、威脅,為何仍能鼓起勇氣,繼續艱難的奉獻工作?*一位在文革時期被好友出賣、受盡痛苦凌辱的醫生,當有機會復仇時,他為何選擇將刀劍放下,寧願自己再次受到傷害?*一位高大英俊的牧師,為何把身體的慢性疼痛當作上帝的恩典,而甘之如飴?*一位聰敏美麗的藝術家,得知罹患愛滋病後,為何反而有勇氣面對生命的陰影,挺身為國際愛滋防治計劃而奔走奮鬥?… 日常生活中經常遭遇到的麻煩和困境,例如:離婚、失去親人、遭受歧視或不公平的對待、工作面臨瓶頸、失業、意外事件、長期病痛、宗教信仰上的疏離等,都可能打擊甚至摧毀我們原本堅信的人生價值或信念,在那當下我們面臨到的威脅是,更難以掌握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書中描述的生命情境教我們發現,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物,如:慾望、身分地位、人際關係、資源、政治和宗教傾向、以及生活本身等,都必須經過社會大環境的考驗,面臨生存處境時,我們需要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這些故事不僅顯示出真實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挑戰,也宣告了這個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和危險。 凱博文是世界頂尖的醫學人類學家,對人類的「受苦經驗」有深刻體察,他以富含情感的筆觸,思索人性和存在的意義:在晦暗不明、驚濤駭浪的現代生活中,沒有一個人能置身於社會變動和道德困境之外,「我們究竟是誰?我們要前往何處?」在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我們所做出的選擇,就是最佳的回答!作者簡介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1941年生於紐約,史丹福大學醫學博士,哈佛大學社會人類學碩士,現任哈佛大學人類學系Esther and Sidney Rabb教授兼系主任、哈佛醫學院精神醫學與社會醫學部門的醫療人類學教授。 凱博文是二十世紀引領「醫學」和「人類學」展開對話的先行者之一。三十多年來,他桃李滿天下,足跡遍佈全球,帶領過無數的醫生、公衛學家、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進入醫學人類學(medical anthropology)領域,啟發了許多學生將醫學人類學的觀念應用於全球性的疾病防治,更進而影響許多國家衛生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凱博文對華人世界身心健康的研究,貢獻卓著。早在1970年代,他就到台北進行「乩童」的醫學人類學研究;1980年代大陸對國際學術交流剛剛開放,他率先攜家帶眷,在沒有空調沒有冰箱,夏天如火爐、冬天如冰窖的內地省份,一住經年。他的兩位子女從小跟著他移居台灣、香港、中國,回到美國後,還繼續念中文學校。而今,他的兒子是關注馬來西亞熱帶雨林的生態學家,女兒任職聯合國,先生是香港人,跟父母一樣踏上了聯結東西方世界的旅途。 凱博文數十年來的學術生涯,最偉大的貢獻是對人類「受苦經驗」的深刻體察,他以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藝術、心理治療、倫理學的全觀視野,去理解人生中無所不在的病痛、苦難和限制。研究主題包含神經衰弱、憂鬱症、疾患體驗、求醫行為、臨床交流、醫療倫理、慢性疾患的社會過程和跨文化比較研究,內容涉獵了政治暴力、包括自殺在內的各種社會性痛苦及其所隱含的道德和政治意義。此外,他還開設過許多聞名遐邇的講座,包括耶魯的Hume講座、史丹福大學的Tanner講座、赫爾辛基大學的Westermarck講座等等,並曾獲頒2001年Franz Boas Prize(美國人類學學會的最高殊榮)、皇家人類學學院的Wellcome Prize、加拿大約克大學的榮譽博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傑出終身會員等等。 凱博文的著作等身,曾編著專書將近三十種,發表學術論文超過兩百篇。幾乎台灣所有具文化觀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都曾與他結下不解之緣。凱博文將於2007年9月再度抵台,在中央研究院、慈濟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附設醫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地舉辦學術系列活動。
作者簡介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1941年生於紐約,史丹福大學醫學博士,哈佛大學社會人類學碩士,現任哈佛大學人類學系Esther and Sidney Rabb教授兼系主任、哈佛醫學院精神醫學與社會醫學部門的醫療人類學教授。 凱博文是二十世紀引領「醫學」和「人類學」展開對話的先行者之一。三十多年來,他桃李滿天下,足跡遍佈全球,帶領過無數的醫生、公衛學家、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進入醫學人類學(medical anthropology)領域,啟發了許多學生將醫學人類學的觀念應用於全球性的疾病防治,更進而影響許多國家衛生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凱博文對華人世界身心健康的研究,貢獻卓著。早在1970年代,他就到台北進行「乩童」的醫學人類學研究;1980年代大陸對國際學術交流剛剛開放,他率先攜家帶眷,在沒有空調沒有冰箱,夏天如火爐、冬天如冰窖的內地省份,一住經年。他的兩位子女從小跟著他移居台灣、香港、中國,回到美國後,還繼續念中文學校。而今,他的兒子是關注馬來西亞熱帶雨林的生態學家,女兒任職聯合國,先生是香港人,跟父母一樣踏上了聯結東西方世界的旅途。 凱博文數十年來的學術生涯,最偉大的貢獻是對人類「受苦經驗」的深刻體察,他以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藝術、心理治療、倫理學的全觀視野,去理解人生中無所不在的病痛、苦難和限制。研究主題包含神經衰弱、憂鬱症、疾患體驗、求醫行為、臨床交流、醫療倫理、慢性疾患的社會過程和跨文化比較研究,內容涉獵了政治暴力、包括自殺在內的各種社會性痛苦及其所隱含的道德和政治意義。此外,他還開設過許多聞名遐邇的講座,包括耶魯的Hume講座、史丹福大學的Tanner講座、赫爾辛基大學的Westermarck講座等等,並曾獲頒2001年Franz Boas Prize(美國人類學學會的最高殊榮)、皇家人類學學院的Wellcome Prize、加拿大約克大學的榮譽博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傑出終身會員等等。 凱博文的著作等身,曾編著專書將近三十種,發表學術論文超過兩百篇。幾乎台灣所有具文化觀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都曾與他結下不解之緣。凱博文將於2007年9月再度抵台,在中央研究院、慈濟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附設醫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地舉辦學術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