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小鮑庄

  • 點閱:19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小鮑莊》以多頭交叉的敘述視角,通過對淮北一個小村莊幾戶人家的命運和生存狀態的立體描繪,尤其是撈渣這一人物具有象征意義的死,剖析了傳統鄉村世代相傳的以“仁義”為核心的文化心理結構。作品展現了儒家文化中的“仁義”精神中包含有善良、忠厚、團結、抗爭等美好素質,但也對其中諸如順天從命、愚昧迷信等文化劣根性進行了反思。《小鮑莊》被視為20世紀80年代“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品,但比一般“尋根小說”有著更為廣闊的文化視野。

《小鮑莊》以多頭交叉的敘述視角,通過對淮北一個小村莊幾戶人家的命運和生存狀態的立體描繪,尤其是撈渣這一人物具有象征意義的死,剖析了傳統鄉村世代相傳的以“仁義”為核心的文化心理結構。作品展現了儒家文化中的“仁義”精神中包含有善良、忠厚、團結、抗爭等美好素質,但也對其中諸如順天從命、愚昧迷信等文化劣根性進行了反思。《小鮑莊》被視為20世紀80年代“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品,但比一般“尋根小說”有著更為廣闊的文化視野。 王安憶,女,1954年出生于南京,翌年隨母遷移上海。1969年初中畢業,1970年赴安徽五河縣頭鋪公社插隊落戶,1972年考入江蘇徐州地區文工團,任樂隊演奏員,1978年調入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志社任編輯,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任專業作家,2004年調復旦大學,任中文系教授。現任上海市作協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 1980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期文學講習所,1983年隨母茹志鵑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2002年參加臺北市文化局“駐市作家計劃”,2007年參加英國劍橋第三十屆“當代文學研討”。 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鮑莊》、《尾聲》、《荒山之戀》、《海上繁華夢》、《神聖祭壇》、《烏托邦詩篇》等,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紀實與虛構》、《長恨歌》、《富萍》、《桃之夭夭》、《遍地梟雄》、《啟蒙時代》等。小說多次獲獎;其中,《小鮑莊》獲1985-1986年全國中篇小說獎,英譯本獲1990年美國洛杉磯報刊圖書獎提名。 作品被翻譯為英、法、德、目、俄、韓、荷蘭、越南、泰國等多種語言。 小鮑莊天仙配我是一個匠人我寫《小鮑莊》再談《小鮑莊》語言洪水中的壩與碑寫作歷程王安憶創作年表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