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十一月十八日,銅耳先生開始著手寫『他的新小說』。幾星期前,他就已經從綠色小記事本所列的書名裡,隨便挑了一個。十七號那天,喝下午茶的時候,他惟恐自己會去構思無弦琴的情節,便一再將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到碟中的那塊最後的餅乾。」
書中的主角銅耳先生是位隱居的單身作家,外貌和善,內心卻非常敏感、脆弱、容易受傷害,全書便是描寫銅耳先生在完成和宣傳新小說過程中,每個階段令他痛心的傷害。以這名絞盡腦汁思索新小說內容的作家為引,帶出孤獨、痛苦、狂熱、挫敗、病態與激情等生命本質的思索與探討,可說是非常接近作者自傳的作品。
《無弦琴》描繪的是文學生活與其所伴隨的悲哀:像是與世隔絕、創作瓶頸與枯燥乏味。但就如同高栗其他的作品,《無弦琴》描述的也是一般的生活,帶有絕望、疾病、失敗、叛離、迷惑、不滿、欺騙與哀悼等;所以說,《無弦琴》所描述的是作者高栗,和他寫作《無弦琴》的過程。
作/繪者簡介
高栗(Edward Gorey)
美籍插畫家(1925,2,25∼2000,4,15),其作品充滿對維多利亞與愛德華時代的描繪,瀰漫頹敗蕭索的氣息與詭譎的氣氛。但他的作品並非全然都這麼灰暗陰沈,圖文中也經常兼雜著幽默感。
高栗身兼藝術家、作家、詩人與插畫家等多重的身分,向來以苦澀的幽默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鋼筆畫著稱,其黑暗中帶有詼諧的筆調與繪圖,一直是他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高栗其實是位堅持某種「黑色幽默」的插畫家,這種黑色幽默也讓他的作品擁有獨樹一幟的風格。一旦喜歡上他的作品,就會有蒐集他所有作品的衝動。高栗絕對是位會讓人上癮的插畫家。不過,讓高栗真正成名的,是他在1980年為美國公共廣播公司Mystery!懸疑系列所設計的片頭,以及1977年百老匯大戲《吸血鬼》所作的舞台設計。其代表作品有《無弦琴》、《手推車》、《猶豫客》、《小不點》等。
譯者簡介
陳佳慧
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曾遊走於電腦補習班、蘭陵劇坊與法語中心,期間並擔任影片字幕翻譯工作。熱愛文學和旅行,目前專事翻譯工作。譯有《野性的呼喚》、《回憶錄》、《無法投遞的信》、《驚魂24小時》、《鬼貓咪》(小知堂文化)等書。